2023年8月19日晚8時,在美姑縣民族中學舉行美姑縣國家級、省級、州級非遺傳承人授牌儀式。中共美姑縣委副書記廖天平,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阿尤石哈,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楊超,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姚倫祥為州級非遺傳承人授牌。中共美姑縣委副書記、縣長朱華,美姑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洪開明,美姑縣政協主席賀雪冰為省級非遺傳承人授牌。中共美姑縣委書記陳翔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授牌。美姑縣國... |
8月18日至19日,在美姑縣民族中學,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非遺工坊展銷活動。力邀“彝族皮胎漆器制作技藝工坊”“沈爾古銀神裝”2家縣級非遺工坊參加展銷,共展銷40余件皮胎漆器,100余件金銀飾。讓廣大群眾游客消費非遺產品,感受非遺魅力、體驗非遺技藝。 3月10日,依據《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的相關條例與申報認定流程,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成考評小組... |
古彝圣地,非遺之都。8月18日,2023年第八屆涼山彝族火把節暨夏季清涼涼山游美姑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隆重開幕,為四海賓朋開啟美姑“非遺之旅”,共同見證美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F場,彝家姑娘、小伙們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文藝表演精彩紛呈,非遺傳承人方隊、最美母親方隊、索瑪花方隊、希望之光方隊、克智方隊、口弦方隊等23個非遺主題方隊依次進場。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了美姑兒女積極向... |
2023年7月28日,四川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李琳,四川省非遺中心藝術總監、研究館員王兮,涼山州非遺中心主任克惹曉夫,四川省非遺中心干部李杰,西昌學院藝術學院教授、非遺專家宋本蓉,蜀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白樺等一行6人組成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小組,深入到美姑縣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工作。11時許,調研小組到達美姑縣境內,在縣委宣傳部長吳蕭,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羅賢,彝學專家阿牛石日,縣文化館館... |
美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省非遺保護協會的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傳承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非遺保護的政策措施,充分挖掘發揮美姑民間文化資源富集、非遺項目集中的優勢,大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和傳承人隊伍建設初步健全,傳播普及和傳承體驗... |
7月9日下午,由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羅賢在局辦公室組織召開非遺節宣傳片拍攝協調會,樂山市電視臺石梅等一行5人,縣融媒體中心吳一,縣圖書館吉克石者,縣文化館吉禮浩,參加會議。會上,羅賢介紹了美姑縣非遺存續情況與近年來取得的保護成效,同時與樂山市電視臺石梅進行拍攝商討,對宣傳片中涉及到的人文、習俗、風光交換意見,強調要圍繞著“古彝圣地 非遺之都”主線與思路拍攝,對拍攝文稿進行審定與部分修改... |
聯合考察調研工作小組結束了為期2天的外業考察調研工作后,于6月17日輾轉縣文化館,邀請州級非遺項目(吉覺習俗)傳承人吉克爾補開展國家級非遺項目(畢摩繪畫)考察調研工作。畢摩繪畫,屬于傳統美術類,是美姑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畢摩繪畫工具極為原始簡單,即就地取材,用墨石、紅土當墨,用松尖作筆,繪制在羊皮、絲綢、布帛及土紙上,后來發明用燕毛作筆,用木葉當紙。畫筆有自削的竹簽、棕桐葉柄、細樹... |
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和美姑縣文化館組成的聯合考察調研工作小組邀請到了省級非遺項目(彝族尼木措畢祭祀儀式)傳承人曲比拉機,于6月16日凌晨3點半準時從美姑縣城出發,趕赴柳洪鄉柳洪村(龍頭山大斷崖)考察、拍攝、收集國家級非遺項目(畢摩音樂)原始視頻素材和原始錄音素材。經1小時40分鐘的崎嶇與顛簸,于5點10分準時到達目的地。由于龍頭山大斷崖海拔接近3800米,處于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氣候極其惡... |
根據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協助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做好考察調研工作的函》,美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于6月14日10時召集縣文化館相關人員制定工作方案,并決定由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吉禮浩全程負責、協調此次調研工作(包括對接人員、線路安排、后勤保障、車輛調配),并兼任視頻、圖片等田野調查數據資料的收集,縣圖書館工作人員阿牛爾西負責向導、翻譯工作。(《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于江... |
2023年6月12日,在美姑縣城西社區美美廣場舉辦美姑縣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美姑縣非遺進社區實踐活動)?;顒佑芍泄裁拦每h委、美姑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美姑縣委宣傳部、美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承辦;美姑縣文化館、美姑縣圖書館、美姑縣文物管理所協辦。本次活動的宗旨為“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美姑縣德古協會會長(州級非遺項目“彝族德古調解習俗”傳承人)海來日和宣講了《涼山... |
2023年6月2日,根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22年度傳承活動評估情況公示》,美姑縣3名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順利通過2022年度傳承活動評估,評估結果如下:國家級非遺項目(彝族克智)傳承人海來熱幾,優秀。國家級非遺項目(畢摩音樂)傳承人曲比拉火,合格。國家級非遺項目(畢摩繪畫)傳承人吉克伍沙,合格。 |
2023年5月29日,由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邱邊補子帶隊,會同縣文化館館長梁躍敏,工作人員黃雪松、張軍義、吉禮浩,一行5人來到縣級非遺工坊——沈爾古銀神裝,實地開展考察、調研工作。沈爾古銀神裝,經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鄉村振興局,依照《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開展非遺工坊認定工作的通知》,于2023年3月2日被正式認定為美姑... |
2023年5月29日,在美姑縣文化館一館排練廳,舉辦美姑縣彝族月琴音樂交流會,宗旨為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彝族傳統文化,傳承民族藝術,邀請來自拉馬、九口、峨曲古、龍門等地的民間藝人們以琴會友,共同探討交流美姑彝族月琴音樂傳承與發展?;顒蝇F場,優秀的老、中、青彝族月琴演奏者和傳承人先后上臺,一展風采,他們以精湛的琴技將《博阿妞妞》《我們心中的太陽》《心里的話兒說出來》等經典月琴曲詮釋得淋漓盡致。裊裊... |
2023年5月19日,美姑縣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在美姑縣牛牛壩鎮西榮社區民宿廣場為四方賓朋奉獻了精彩的非遺演出,本次演出是“發現美姑·尋找最美索瑪花”索瑪花觀賞活動其中一部分,由美姑縣文化館策劃、實施。參加表演的有國家級非遺項目(彝族克智)傳承人海來熱幾;省級非遺項目(彝族克智)(畢摩繪畫)(尼木措畢祭祀儀式)傳承人曲比拉合、刷日拉都、曲比拉機;州級非遺項目(畢摩音樂)(... |
在2023年3月27日召開了《美姑縣2022年度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管理工作會》,梁躍敏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的具體規定以及目前美姑縣非遺項目傳承人的數量、項目類別、項目類型,決定把11名非遺項目傳承人(3名國家級、8名省級)的2022年度傳承活動評估管理資料按需交由吉布尼合、黃... |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川府函〔2023〕66號),省政府批準文化和旅游廳確定的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207項)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27項),現予公布。美姑縣2項州級非遺項目彝族皮胎漆器制作技藝(傳統技藝),彝族式摔跤(傳統體育),榮升為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皮胎漆器... |
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開展2022年度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管理工作的通知》(BW〔2023〕38號)的相關規定,經美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批準同意,于2023年3月27日在美姑縣文化館召開美姑縣2022年度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 |
2023年3月13日,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機關黨委書記王勇、非遺科科長姚永梅、四川省老伙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林、產品總監鄔玲麗、市場部經理甘旭春、品牌部郭麗娟、州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游小軍一行7人組成“涼山手作”調研組赴美姑縣考察、調研非遺工坊?!皼錾绞肿鳌闭{研組于當日14時抵達美姑縣,在智享鉑金酒店會議廳召開見面會,美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羅賢、副局長邱邊補子、美姑縣文化館... |
根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川省鄉村振興局《關于印發《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的通知》(川文旅辦發〔2022〕63號),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辦公室關于征求《四川省優秀非遺工坊評選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關于開展非遺工坊認定工作的通知》(州文廣旅發〔2023〕4號)相關文件的規定,經美姑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 |
美姑縣州級非遺項目(彝族羊肉湯鍋制作技藝)于2023年1月26日在中央電視廣播總臺第10套《探索·發現》最是一抹中國味(1)爬坡坡上坎坎上展播。彝族羊肉湯鍋制作技藝擁有厚重的文化歷史積淀,是涼山州眾多“非遺”特色美食中的一項。面對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新挑戰,縣文化館作為彝族羊肉湯鍋制作技藝的傳承與保護單位,致力于讓傳統“非遺”彝族特色美食主動融入大眾生活,在保護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讓更多年輕人... |
在四川省涼山州彝族鄉土民間,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司祭制度——“尼木措畢祭祀”習俗,尤其以大涼山腹心美姑縣最為盛行,保留最為完整。祭祖送靈,彝稱“尼木措畢”,是將物化的祖靈—“瑪都”,通過請畢摩舉行復雜的儀式后送歸祖界的家族性行為。祭祀一般按一... |
畢摩音樂是祭司(畢摩)在祭祀、喪葬等重要儀式和場所傳唱吟誦的儀式音樂,內容涵蓋彝區政治、經濟、法律、文學、藝術、哲學、歷史、婚姻、生產、生活等。畢摩以說唱的形式講述歷史故事、塑造藝術形象,抒發情感,表達廣大民眾的志向和愿望,反映彝族人民的社... |
畢摩繪畫是由彝族祭司畢摩畫在紙張或獸皮、樹皮、竹簡、石頭、木板等載體上,形成經書插畫、皮面畫、布面畫、石版畫、木版... |
彝族婚俗分布于川、滇、黔、桂廣大彝區。涼山作為全國最大的聚居區,保留最為完整。美姑作為涼山的腹心地區,婚俗禮制完備... |
彝族口頭論辯“克智”是在婚禮、喪葬、節慶等集會場所以主客雙方論辯手臨場演述的一種詩體口承文學,是彝族民間語言藝術中內容最豐富、形式最靈活,最具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競技性的文化形式。其表現形態為甲、乙雙方論辯手以說唱詩歌或辭賦,互相辯駁、... |
吉克伍沙,彝,男,1965年1月2日出生,家住美姑縣拉木阿覺鄉核馬村7組。于2018年5月8日正式入選為第五批國家... |
曲比拉火,彝,男,1977年10月8日出生,家住美姑縣佐戈依達鄉依曲古村4組。于2018年5月8日正式入選為第五批... |
海來熱幾,彝,男,1969年3月4日出生,家住美姑縣馬普鎮基偉村3組40號。于2009年5月26日正式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彝族克智)代表性傳承人。 |
|